心寒!膝下三子,海安九旬老人竟赡养难?
南通法院“家门口式”诉讼服务百善孝为先,孝为德之本。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子女的法定义务。近日,海安法院墩头法庭运用“法庭+网格”融和机制,与村干部、网格员共同上门调解,成功化解一起赡养纠纷。
邓老爹与陈老太育有三子,二人均年逾九旬,已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经济来源,陈老太因年事已高久卧病榻,邓老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。2023年6月,经所在村和法律服务所组织调解,三个儿子就赡养老人达成一份协议。但好景不长,9月份时,三个儿子因发生矛盾,拒绝支付相关的赡养费用。无奈之下,二老一纸诉状将三个儿子告上了法庭。
考虑到该起纠纷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,且二老行动不便,墩头法庭将调处现场直接搬进老人家中,并邀请村干部、网格员共同参与调解。调解中,法官助理和驻庭调解员本着“老有所依”的原则,耐心倾听双方的想法和诉求,综合考虑三个儿子的实际情况,从法律和情理方面阐明利害关系,悉心劝导、释法答疑。村干部和网格员则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劝诫老人的儿子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,使老人在经济上得到供养,在精神上得到慰藉,在生活上得到照顾。
最终,在各方的共同调解下,三个儿子均同意了调解方案,并表示之后会在经济、生活和精神上给予老人全面的关怀和照顾。老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本次赡养纠纷的调处,是墩头法庭积极践行“融和”理念,主动下沉法治力量,凝聚调解合力,推动纠纷前端化解的生动实践。墩头法庭将持续把非诉讼解纷机制挺在前面,通过“情理法”结合调解、上门调解、联动调解等方式,将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,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切实做到让法官有影、法治有声。
来源:海安市人民法院
页:
[1]